
各国游客的特点,神准,看看你占了几条?
人是旅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
因此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
当你出现在那些风光美丽的地方时
你也会成为照片的群演,总会有人看到你
形象篇
1个黑压压的团,有秩序地排成两列纵队,团里全是老爷爷老奶奶,清1色戴着宽檐帽,老奶奶们个个画着浓妆,老爷爷们都带着金属框眼睛的,那是老年日本游客。
穿得像公主1样,手里搭着1个驴牌包的,是欧洲游客。
穿得很朴素,手里拎着几个驴店刚出来的购物袋的,是中国游客。
西装革履,腰里系着个送水师傅的零钱小包,皮带上扣着1串钥匙的,是中国游客。
裹着羽绒服,短发染成红紫色、红褐色的大妈,是俄罗斯游客。
长得韩国人那样的,就是韩国游客。
拍照篇
人手1台或1台以上单反,用来拍食品、驴店和自己的是中国游客。
人手3台或3台以上卡片相机,用来多角度同时拍自己的是青年日本游客。
手机拍好自己以后立刻上传的,是美国游客。
不知道自己相机开关在哪里的,是俄罗斯游客。
教堂篇
在教堂里面无表情听着导游讲授,然后突然集体爆笑,或集体发出类似 “ 哇,好利害 ” 这样惊叹声的,把周围人吓得不明所以的,是日本游客。
在教堂里面无表情听着导游讲授,然后面无表情出去吸烟的,是中国中老年游客。
在教堂里大为感动并的,是中国青少年文艺小清新游客。
标志性建筑篇
1到标志性建筑,就开始自拍互拍找人帮忙合照的,是中日韩美游客。
1到标志性建筑,就开始找喷泉往里扔硬币的,是俄罗斯游客。
你在标志性建筑前的广场上,不谨慎踩到的新鲜狗屎,是欧洲游客的爱犬留下的。
咖啡馆篇
在咖啡馆站着1口把滚烫的浓缩咖啡喝下去走人的,是意大利游客。
在咖啡馆1杯咖啡1块蛋糕1根烟坐半天的,是其他欧洲游客。
在咖啡馆要可口可乐的,是美国游客。
在咖啡馆要开水的,是中国游客。
语言篇
用当地语言问路、打招呼、与人聊天寒暄的,是欧洲游客。
用母语完成以上各项任务的,是美国、法国、西班牙和……绝大多数俄罗斯游客。
用颤颤巍巍的英语冲上来便是 “ where is the ” 以后,转过头去大声询问 “ Yuri, kak govorit’po angliski ” 的,是1小撮俄罗斯游客。
用颤颤巍巍确当地语言说了 “ 你好 ” 后,用颤颤巍巍的英语完成以上各项任务的,是中国游客。
海岛篇
穿着情侣衫出双入对的,基本上是欧巴韩国style。
哪怕1全部海滩都是比基尼,也总会有几个中国女孩穿着长裙摇摆漫步。
各国人作为游客,
在路上的表现也不1样。
日本人
大多很多天本游客始终践行着 “ 不给他人添麻烦 ” 的信条。随团出行的人普遍不善用英文,都尽可能控制在同行的小团体内进行对话。
中国人
除买遍全球以外其他的都是小节。在小节方面,对手机和wi-fi有非常非常强烈的依赖,1旦这类依赖得不到满足,就会非常的焦虑。
俄罗斯人
他们不拘小节,不管在哪一个目的地都能找到办法开起Party来。
法国人
他们绝对是优雅和挑剔的意味。对餐饮和酒店服务有很高的要求。他们在美食美酒和美好的环境方面从不吝啬。
德国人
德国的女汉子们太让人爱好。她们拖着好多个孩子,推着车背着包,1个人在路上也照样斗志高昂,自律、效力极高、乐于助人。
每一个国家,每一个地方的人,
由于地理位置等各方缘由,
使得在旅行中行动表现有所不同
看完这篇,你觉得准吗?
你占了几条?
- 上一篇:吃咸菜买乔丹,这样的生活很喜欢。>
- 下一篇:这么多帽子,为何冬季这几款那末火?